崖
yáㄧㄚˊ- 拼音yá
- 注音ㄧㄚˊ
- 部首山
- 總筆畫11畫
- 部外筆畫8畫
- 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筆順編碼25213121121
- 筆順順序豎/豎折/豎彎/豎/橫/撇/橫/豎/橫/橫/豎/橫
- 統(tǒng)一碼基本區(qū) U+5D16
- 五筆mdff
- 倉頡umgg
- 鄭碼llbb
- 四角22214
- 異體字厓 崕
“崖”字的意思
1.(舊又讀ái)
2.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側(cè)面:山~。懸~。摩~。
3.邊際:~略。
“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崖
yá ㄧㄚˊ
高地的邊,陡立的山邊:山~。懸~。~谷。~壑。~壁?!幔☉夜自幔??!?。懸~勒馬。 邊際:~略(大略,梗概)。英語 cliff, precipice; precipitous
德語 Abgrund, Klippe, Felshang, Feldwand (S),Felswand (S),Grenze (S)
法語 falaise,précipice
“崖”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崖
崕、厓 yá
〈名〉
(1) (形聲。從山,厓( yá )聲。本義:岸;水邊)
(2) 同本義 [bank;cliff;precipice]
崖,高邊也?!墩f文》
崖,岸。高邊也?!嗽聘哌?,崖則水之邊而峭高者也。——《說文句讀》
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
望厓?yōu)⒍甙?。——《爾雅·釋丘》。?“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p>
伯有廷勞于黃崖。——《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肚f子·秋水》
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見其崖?!肚f子·山水》
穹崖巨谷?!巍?沈括《夢溪筆談》
躡履登崖?!鳌?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石崖側(cè)削。——《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四眺重崖,皆懸絕無徑,而西崖尤為峻峭?!缎煜伎陀斡洝?/p>
(3) 又如:崖谷(懸崖深谷);崖口(山崖間的豁口);崖垠(山崖的邊際);崖畔(山崖邊);崖嶺(高崖峻嶺);崖穴(山洞)
(4) 泛指事物的邊際;界域 [bound]。如:崖際(邊際)
詞性變化
◎ 崖 yá
〈形〉
言人性格孤高 [pround and a loof]。如:崖異(乖異。指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崖然(傲岸矜持的樣子)
“崖”字的辭典解釋
山邊或高地陡峭的邊沿。唐·韋應物〈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攀崖復緣澗,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四上·粵西游日記三》:「四眺重崖,皆懸絕無徑,而西崖尤為峻峭。」
邊際。《莊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又浮于海,望之而不見其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