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李舜臣

明代

李舜臣(朝鮮語:,1545年-1598年),字汝諧,本貫德水(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生于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官至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全羅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紀抵抗日軍侵朝(壬辰倭亂)時,曾立下汗馬功勞。1597年,他在朝鮮南部的珍島與朝鮮本土的鳴梁海峽(今屬韓國)僅靠12艘艦船擊敗日寇300余條船(戰(zhàn)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條)。1598年在露梁海戰(zhàn)中犧牲,享年53歲。謚號忠武,死后追贈領議政,與乙支文德、姜邯贊一并被后世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舜臣,字汝諧,公元1545年生于漢城乾川洞。家族德水李氏是一代的名門望族,但李舜臣出生時,家道中落。李舜臣的父親李貞,由于出身于士禍(李朝士大夫集團之間的政治斗爭)殃及的家庭,終身無法取得功名,家道中落加之生活清貧困苦,幼年的李舜臣遷居到忠清道的牙山。

  少年時的李舜臣喜好舞刀弄槍,常常帶著彈弓在鄉(xiāng)里游蕩、做出射擊行人的惡作劇,鄰舍有"長老皆憚之,不敢遇其門"。他經常與玩伴們模仿行軍布陣,而且還指揮得井井有條,在打鬧中將"敵人"擊敗。

  11歲開始進入私塾讀書,文章丹青妙筆,小有成就。不過,李舜臣一有空便騎馬狩獵、耍拳弄棒,一心想著投筆從戎。

  22歲時正式開始佩劍習武。由于自小留心武藝,李舜臣各種兵器樣樣精通,又因為他文化功底深厚,《孫子》、《吳子》等兵家經典無不通讀。

  公元1576年,李舜臣武舉登科,在此之前他曾參加馬術考試因坐騎反常被摔在地,在場武生和考官們大驚失色,但他支著一條腿站立起來,一瘸一拐跳到一棵柳樹跟前,折了一些樹皮和枝葉,自行包扎起來。這次考試因為意外事故而無法繼續(xù)。

  入仕經歷

  1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羅道井邑縣監(jiān)等職。

  1583年,豐臣秀吉用武力蕩平各路軍閥,統(tǒng)一了日本,成為日本實際意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豐臣秀吉妄圖建立一個包括朝鮮半島、中國、日本在內的封建大帝國。朝鮮成為日本征服的第一個目標。

  1589年,豐臣秀吉派遣使者到朝鮮,要求朝鮮李氏王朝合攻明朝,遭到嚴詞拒絕。豐臣秀吉借機侵略朝鮮。

  1591年,經宰相柳成龍舉薦,47歲的李舜臣被破格擢升為全羅左道水師節(jié)度使。為抵御外侮,操練水軍,建造鐵甲“龜船”。

  從1591年起,日本就積極著手進行侵朝戰(zhàn)爭的各項準備。李舜臣在國家危難之時,承命于全羅左道水軍節(jié)度使這一海軍要職。李舜臣到職后,即竭盡全力加強海軍建設,做好反侵略戰(zhàn)爭的準備。

  他著重抓了整頓軍隊和改制武器兩件事。在整頓軍隊方面,他吸收了朝鮮海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及外國的先進經驗,對所屬海軍的戰(zhàn)斗編隊、戰(zhàn)略戰(zhàn)術、進行了改革;并加強了對部隊的愛國主義教育,使指戰(zhàn)員都成為忠于祖國、英勇善戰(zhàn)的勇士。

  先進的武器是克敵制勝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朝鮮海軍的戰(zhàn)斗力,李舜臣還對“龜船”進行了改造。改進后的“龜船”長10余丈,寬1丈多,船身及上面的“龜殼”用硬木制作,包上鐵板,敵人炮火不易傷害它。鐵板上還裝有密集的鐵釘,使敵人在接舷戰(zhàn)時無法攀登。船頭有一個大龍頭,上設兩個炮眼,在行進中船內可焚燒硫磺等物,煙從龍口噴出,可以起到隱蔽自己,迷惑敵人的作用。船身四周鑿有很多炮眼槍眼,便于士兵在船內向敵人發(fā)射火力。同時,船的兩側各有10面船槳,戰(zhàn)斗時一齊劃動,航行飛快,進退自如。加大后的船體可多存淡水、糧食,適合長時間、遠距離航行。經李舜臣改造后的龜船馬上投入成批生產,在以后的壬辰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1592年朝鮮壬辰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20多萬大軍進犯朝鮮并迅速攻陷王京、開城、平壤等地,占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韓國稱這一段歷史為“壬辰倭亂”。應朝鮮王朝之請,明朝派兵出援,從此開始了長達7年的中朝兩國軍民共同抗擊日寇的戰(zhàn)爭。

  在陸地屢戰(zhàn)屢敗的情況下,李舜臣部卻于6~8月率部在玉浦、泗川和閑山島等海戰(zhàn)中連戰(zhàn)皆捷,奪取制海權,粉碎日軍水陸并進計劃。9月任忠清、全羅、慶尚三道水軍統(tǒng)制使。10月在釜山海戰(zhàn)中又擊沉日軍海軍將領九鬼嘉隆率領的敵船百余艘,日軍海軍之后不敢再戰(zhàn)。

  1597年,日本施反間計使其受誣告而被革職下獄后,調集重兵再犯朝鮮。朝鮮水軍在庸將元鈞指揮下幾遭全滅。9月,他重被起用后,重整艦隊,10月鏖戰(zhàn)于鳴梁海峽,以12艘艦船擊退330余艘敵艦,粉碎日軍西進企圖。隨后移師古今島(今莞島),建立海軍基地,同陳璘、鄧子龍率領的中國水軍組成聯(lián)合艦隊,對敵加強進擊并實施海上封鎖。

李舜臣的詩文

  • 一自春風二月初,柴扉竹徑作閒居。城中好似山人宅,門外應多長者車。

  • 寶閣凌閶闔,煌煌鎮(zhèn)帝京。梵宮茲棟宇,塵世俯檐楹。

    飲餞叨群哲,追隨緣一行。良辰屬景豁,極眺有山晴。

    王粲銷憂興,玄暉撫化情。如聞鈞樂發(fā),想見玉毫呈。

    晤語應朝徹,相看或籟鳴。傍徨翻不愜,悽惻故多嬰。

    吐魯今深寇,河湟正用兵。御裘心耿耿,班馬泣喤喤。

    況復橫戈卒,還馀細柳營。皇靈須震疊,百二此藩屏。

    謀廟思裴令,喻薪憶賈生。時猶工貝錦,星獨耀欃槍。

    雞犬寰中困,貂珰座上盈。嫠懷常似喪,渴病分無成。

    念拙機甘息,包荒德莫名。濕灰悲列子,肯綮感庖丁。

    賤子公車辱,同人意氣宏。忘年期好我,奮藻愧登瀛。

    頓覺游蒙盡,彌憐灝氣清。繁霜疏古木,殘律振寒城。

    賞倦談禪夕,魂勞去客旌。凄涼燕燕賦,朗詠骨為驚。

  • 偶出廬山下,輕云隨蓋飛。度河為暝色,灑雨滿秋扉。

    細細從東至,森森洗竹暉。捲簾入蒼霧,還寢更絺衣。

    漸夕階生溜,群峰勢乍稀。江流何震蕩,鴻雁亦來歸。

    是月黃花節(jié),清宵玉露揮。高城恐寂寞,滋菊使芳菲。

  • 日夕散車騎,攬轡每委遲。署松紛翠靄,宮柳何菀斯。

    入門纖月上,宿鳥滿庭枝。微風振遺凜,暮色正凄其。

    客心易為感,萬念咸在茲。豈無芳草色,祗足攪歸思。

  • 一自得歸心,追游每共尋。銜杯能月上,開菊況秋深。

    露白庭陰凈,山青海氣沉。應多新熟酒,擬作向來斟。

  • 明月皎三五,況復中秋時。清暉豈不滿,望望祗益悲。

    憶昔忝朝趨,親承白發(fā)娛。休浣時乘暇,歡宴日相煦。

    歸散紫宸朝,鳴玉步逍遙。譬烏本戀私,何言寄迢迢。

    佳節(jié)一以臨,忻承旅寓心。稱觴拜且舞,起坐彈鳴琴。

    及釜方在此,樽罍復能綺。圓方且珍羞,水陸充遐邇。

    嗟吾薄祜躬,五福本無同?;輹r良不偶,孔燕誰能終。

    異物感弱孫,沉痛為銷魂。大運一陵替,萬事茲掌翻。

    嗟吾天所伐,吾罪甘隕越。白發(fā)遂見奪,含貝一何忽。

    孤兒號欲絕,五內崩以裂。從此飾歸輤,血繼聲幽咽。

    間關指敝屋,二九達東服。生行見櫬還,慘惻動邦族。

    孤兒苦欲死,嘔血將難已。恭承哲人意,黽勉茲伊始。

    墓門何蕭蕭,剖髓訣今朝。歸體托窮泉,慟絕不可招。

    自昔入承明,庶幾振金聲。方舄終越吟,擬翰祗莼情。

    投簪三上書,微尚不自如。巖巖東曹間,維縶心何疏。

    頗聞古人志,微祿忻從事。寧知為所嬰,歲暮及顛躓。

    顛躓茲云極,白日忽西匿。獨覽泣吾非,酷痛摧中臆。

    倚廬日月遷,寥廓奉幾筵。薦禫時方燠,忽忽吟寒蟬。

    躑下中堂,椎心訴穹蒼。白露沾我衣,驚風飄我裳。

    衰草咽秋蟲,清野號孤鴻。俯仰竊自憐,積恨安所終。

  • 百里廬山勝獨尋,山山林壑帶秋陰。微風夾路參差見,竟日娛人紫翠森。

    稍訝飛軒行樹杪,忽看削壁入云深。幽居謝爾為僧在,清磬時時物外心。

  • 遙水樓船擁節(jié)旄,明公斧鉞靜江皋。為逢雁度俱今日,肯假霜威過濁醪。

    手里黃花清露滿,城隅白浪暮天高。出門歷歷明星在,指點秋河到玉鑣。

  • 佳晨爛漫隔籬枝,水國煙霜落木時。百里廬山堪勝絕,三秋鴻雁獨歸遲。

    肩輿尚爾行花縣,戲馬應渠載酒卮。止飲經年還肺病,蕭條一任北風吹。

  • 江流霧斂自晴川,江閣秋深況綺筵。幔卷微風添坐色,階含濺水倍花鮮。

    當歌浪鼓蛟鼉夕,隔岸山搖竹樹煙。李白劉楨應逸興,時時能此共潺湲。

李舜臣的名句

熱門詩人

納蘭性德 鄭燮 白樸 馬致遠 王安石 黃庭堅 蘇軾 楊萬里 劉克莊 陸游 歐陽修 朱熹 陳著 辛棄疾 張孝祥 秦觀 吳潛 劉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吳文英 晏幾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彥 程垓 賀鑄 李清照 周敦頤 文天祥 岳飛 李煜 陸龜蒙 韋應物 李商隱 元稹 劉禹錫 齊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張籍 姚合 許渾 杜牧 皎然 劉長卿 貫休 賈島 溫庭筠 孟郊 王維 韓愈 王建 錢起 岑參 羅隱 鄭谷 杜荀鶴 方干 孟浩然 戴叔倫 權德輿 韓偓 皮日休 張祜 韋莊 皇甫冉 張喬 張說 吳融 盧綸 李嶠 王昌齡 顧況 宋之問 高適 司空圖 李端 趙嘏 柳宗元 張九齡 李賀 韓翃 馬戴 王勃 賀知章 酈道元 陶淵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馬遷 曹操 曹植 諸葛亮 卓文君

詩詞類型

抒情 寫景 寫人 山水 詠物 婉約 春天 送別 秋天 離別 愛情 思鄉(xiāng) 愛國 懷古 哲理 節(jié)日 友情 邊塞 閨怨 戰(zhàn)爭 梅花 豪放 田園 月亮 夏天 勵志 冬天 重陽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節(jié) 寒食節(jié) 地名 清明節(jié) 春節(jié) 菊花 端午節(jié) 黃河 惜時 讀書 兒童 民謠 憂民 長江 母親 老師 寫風 寫山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