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 拼音chǔ shǔ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the Limit of Heat(14th solar term)]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的一個節(jié)氣名,在8月22、23或24日
國語詞典
-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陽歷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此日過后,夏天的暑氣漸將結束,天氣漸轉涼爽。
網絡解釋
- 處暑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時間點為公歷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
- 處暑節(jié)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后中國黃河以北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
- 天文專家稱,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北京城區(qū),白晝長度已經由夏至的15小時縮短到13小時25分鐘,正午太陽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太陽開始偏南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xù)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