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嘉學派
- 拼音gàn jiā xué pà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清·乾隆·嘉慶年間(公元1736-1820)講究訓詁考據(jù)的經(jīng)學派系。源于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到干·嘉時,學者繼承古文經(jīng)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發(fā)揮,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謂“樸學”(即“漢學”)。從校訂經(jīng)書擴大到史籍和諸子,從解釋經(jīng)義擴大到考究歷史、地理、天文、歷法、音律、典章制度;對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較大貢獻。
“干嘉學派”單字解釋
嘉:1.美好:~賓?!Y(婚禮)。 2.夸獎;贊許:~獎?!{(贊許并采納)。其志可~。 3.姓。...
學:1.學習:~技術(shù)。勤工儉~。我跟著他~了許多知識。 2.模仿:他~杜鵑叫,~得很像。 3.學問:治~。才疏~淺。博~多能。 4.指學科:數(shù)~。物理~。政治經(jīng)濟~。 5.學校:小~。...
干:[gàn] 1.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骨~。 2.指干部:調(diào)~。~群關(guān)系。 3.做(事):實~?!顑骸B耦^苦~。 4.能干;有能力的:~練?!拧?5.擔任;從事:他~過廠長。 6.事...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學~。宗~。樂觀~。 2.作風或風度:氣~。~頭。 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的。 4.a)用于派別:兩~學者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