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 拼音nán yī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南方的音樂。2.指虞舜的《南風》歌。3.南方口音。

國語詞典

  1. 泛指南方的音樂或口音。
    1. 《文選.張衡.南都賦》:「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
    2. 《文選.左思.吳都賦》:「登東歌,操南音?!?/li>
  2. 一種曲藝。用廣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魚書、龍舟歌為基礎,吸收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發(fā)展而成。有百年歷史,以清唱為主。唱詞多七字句,格律嚴謹,唱腔悠揚婉轉,旋律優(yōu)美。傳統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網絡解釋

  1. 南音 (中國古老樂種)
    1.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qū),并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
    2. 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發(fā)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閩南語演唱,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傳統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極富隨意性。
    3. “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弦為主要演奏樂器,古代大多稱“弦管”;“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還有稱“錦曲”、“五音”等。
    4. 南音起源于前秦,興于唐,形成在宋,是全中國最古樸的樂種之一,南管的演奏上保持在唐宋時期的特色,例如南管中主導樂器——琵琶,未隨時代演進,仍保持唐時的大腹短頸,彈奏上還是用橫抱撥彈。其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是“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5.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 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泉州師范學院為南音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南音”單字解釋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針?!?。 2.指中國南方:~貨?!?。 [nā] 〔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阿彌陀佛。無(mó)...
:1.聲音;讀音:~律?!珮贰?凇?。樂~。雜~。把這個字的~讀準。 2.消息:佳~?!?。 3.指音節(jié):單~詞。復~詞。 4.讀(某音):“區(qū)”字作姓時~歐。 5.姓。...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