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險犯難
- 拼音lǚ xiǎn fàn nán
- 成語解釋履:行走;犯:不顧。比喻冒著生命危險,迎著困難去干。
- 成語出處《清史稿.沈棣輝》:“廉州、潯州、廣州三戰(zhàn),皆履險犯難,卒得大捷,尤為時稱云。”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履:行走;犯:不顧。比喻冒著生命危險,迎著困難去干。
“履險犯難”單字解釋
履:1.鞋:衣~。革~。削足適~。 2.踩;走:~險如夷。如~薄冰。 3.腳步:步~。 4.履行:~約。...
犯:1.抵觸;違犯:~法?!?guī)?!芍M。眾怒難~。 2.侵犯:進~。秋毫無~。人不~我,我不~人;人若~我,我必~人。井水不~河水。 3.罪犯:主~。盜竊~。 4.發(fā)作;發(fā)生(多指...
險:1.地勢險惡、復雜,不易通過;險要:~地?!I礁咚?。這條盤山公路彎道多,很~。 2.地勢險惡不容易通過的地方:天~。無~可守。 3.遭到不幸或發(fā)生災難的可能:冒~。保...
難:[nán] 1.不容易,做起來費事:~處?!??!c?!P?!尽!?。~產(chǎn)?!啊!}。~以。~于。困~。畏~。急人之~。 2.不大可能辦到,使人感到困難:~免?!珵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