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
-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 注音ㄌㄧˋ ㄅㄧㄥ ㄇㄛˋ ㄇㄚˇ
- 成語繁體厲兵秣馬
- 成語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zhàn)斗。
-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準備戰(zhàn)斗
- 成語例子孫權克仗先烈,雄據(jù)江東,舉賢任能,厲兵秣馬,以伺中國之變。(宋 陳亮《酌古論 呂蒙》)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get ready for fight
- 俄語翻譯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
- 近義詞嚴陣以待
- 反義詞高枕無憂
詞語解釋
- 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zhàn)斗。
國語詞典
- 磨利兵器,喂飽馬匹。指完成作戰(zhàn)準備?!蹲髠鳎夜辍罚骸膏嵞鹿挂暱宛^,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傳》:「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以報國讎。」也作「秣馬利兵」、「秣馬厲兵」、「厲兵粟馬」、「勵兵秣馬」、「礪兵秣馬」、「礪戈秣馬」。
網(wǎng)絡解釋
- 厲兵秣馬 (詞語解釋)
- 厲兵秣馬,漢語成語,
-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 釋義:磨好兵器,喂飽戰(zhàn)馬。形容準備戰(zhàn)斗,也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
-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