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

  • 拼音zì liú dì
  • 注音ㄗㄧˋ ㄌㄧㄨˊ ㄉㄧˋ
  • 成語繁體自畱地
  • 成語解釋在實行農業(yè)集體化以后留給農民個人經營的少量土地。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間。 中國在實行農業(yè)集體化以后留給農民個人經營的少量土地,產品歸個人所有
  • 成語出處毛澤東《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5)社員的自留地應有多少;(6)社員的成份問題;等等。”
  •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多用于口語
  • 成語例子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們把農村擴大了幾尺自留地或犯了點其它資本主義禁忌的老百姓以及小偷、賭徒和所謂的村蓋子、母老虎……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 英語翻譯plot of land for personal needs
  • 俄語翻譯приусадебные участки <приусадебная земля>
  • 其他語言<德>Privatparzelle<法>parcelles individuelles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plot of land for personal needs;private plot;family plot]中國在實行農業(yè)集體化以后留給農民個人經營的少量土地,產品歸個人所有

外語翻譯

  • 英語:private plot allocated to an individual on a collective farm
  • 德語:Privatparzelle

國語詞典

  1. 大陸地區(qū)指留給農民自己經營,產品歸個人所有的土地。

網絡解釋

  1. 自留地 (農業(yè)術語)
    1. 自留地是中國農業(yè)合作化以后,為照顧社員種植蔬菜和其他園藝作物的需要,由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分配給社員長期使用的少量土地。其所有權屬于農民集體,使用權由農民以戶為單位行使。每戶使用的自留地的數量,一般不超過當地每人平均土地數的百分之五。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規(guī)定,自留地一般占生產隊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到七。198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fā)國家農委《關于積極發(fā)展農村多種經濟的報告》的通知中指出:“不搞包產到戶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適當擴大自留地、飼料地,兩者面積的最大限額,可達生產隊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五”。自留地的使用者對自留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但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在自留地上建房、葬墳、挖坑和取土。在遇國家征用和集體調整時有義務服從。

“自留地”單字解釋

:[dì] 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恼f。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質。~殼。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
:1.停止在某一個處所或地位上不動;不離去:~校?!巍K谵r村工作了。 2.留學:~洋?!ⅰ?3.使留;不使離去:挽~。拘~?!腿顺燥?。 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心?!?..
:1.自己:~動?!l(wèi)?!珢?。~力更生。~言~語?!鎶^勇。~顧不暇。不~量力。 2.自然;當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小...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