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是獨非
- 拼音dú shì dú fēi
- 注音ㄉㄨˊ ㄕㄧˋ ㄉㄨˊ ㄈㄟ
- 成語繁體獨是獨非
- 成語解釋指不采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 成語出處《舊唐書 忠義傳上 王義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濟(jì),鹽梅相成,然后庶績咸熙,風(fēng)雨交泰,亦不可獨是獨非,皆由圣旨?!?/li>
-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獨斷專行
- 成語例子獨是獨非的做法不可取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獨斷專行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指不采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網(wǎng)絡(luò)解釋
- 獨是獨非
- 指不采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獨是獨非”單字解釋
是:1.對;正確(跟“非”相對):一無~處。自以為~。實事求~。你說得極~。應(yīng)當(dāng)早做準(zhǔn)備才~。 2.認(rèn)為正確:~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應(yīng)的詞:~,我知道?!?,我就去。...
獨:1.一個:~子?!緲?。無~有偶。 2.獨自:~攬?!珨鄬P小?3.年老沒有兒子的人:鰥寡孤~。 4.唯獨:大伙兒都齊了,~有他還沒來。 5.自私;容不得人:這個人真~,他的東西誰...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習(xí)~成是。痛改前~。 2.不合于:~法?!Y?!郑╢èn)。 3.不以為然;反對;責(zé)備:~難?!h。無可厚~。 4.不是:答~所問。此情此景~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