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蘆花
- 拼音míng yuè lú huā
- 成語繁體明月蘆蘤
- 成語解釋形容虛無縹緲,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比喻杳無蹤跡。
-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隨州大洪山報(bào)恩禪師》:“休論佛意祖意,謾謂言端語端。鐵牛放去無蹤跡,明月蘆花君自看。”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成語例子清·黃景仁《湖上阻風(fēng)雜詩》:“平湖入月浩無津,明月蘆花思煞人?!?/li>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形容虛無縹緲、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指杳無蹤跡的景象。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明月蘆花
- 明月蘆花,成語,釋義為虛無縹緲,夜色迷人的境界,比喻杳無蹤跡。出自宋·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十四。
“明月蘆花”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duì)):~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duì)):~說?!??!珳稀!珮屢锥?,暗箭...
月:1.月球;月亮:~食?!?。賞~。 2.計(jì)時(shí)的單位,公歷1年分為12個(gè)月。 3.每月的:~刊?!a(chǎn)量。 4.形狀像月亮的;圓的:~琴?!灐?5.姓。...
蘆:1.蘆葦:~花?!??!?。 2.姓。...
花:1.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一朵~兒。 2.可供觀賞的植物:~木?!鑳??!珒航?。種~兒。 3.(~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