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
- 拼音dì lì rén hé
- 注音ㄉㄧˋ ㄌㄧˋ ㄖㄣˊ ㄏㄜˊ
- 成語繁體地利人咊
- 成語解釋地利:地理的優(yōu)勢;人和:得人心。表示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群眾基礎。 指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心又齊,有群眾基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與天時連用
- 成語例子雖然犯了一次錯誤,紅軍已卷土重來此地利人和之邊界,前途希望還是不惡。(毛澤東《井崗山的斗爭》)
-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和,不能寫作“合”。
- 英語翻譯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 <terrain is favourable and people are friendly>
- 近義詞得天獨厚
- 反義詞逆水行舟眾叛親離內外交困
詞語解釋
-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terrain is favourable and people are friendly]指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心又齊,有群眾基礎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外語翻譯
- 英語:favorable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diom); good location and the people satisfied
國語詞典
- 在戰(zhàn)爭能獲勝的各種因素中,天時有利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又不如得人心。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购蟊硎緝?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良好的群眾關系?!度龂荆砦逦澹畢菚u傳》:「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埂稌x書.卷五六.孫楚傳》:「然臣之所懷,竊有未安,以為帝王之興,莫不藉地利人和以建功業(yè),貴能以義平暴,因而撫之。」
網(wǎng)絡解釋
- 地利人和
- 地利人和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ì lì rén hé,指地理條件優(yōu)越,群眾基礎好。利:地理上的有利形勢。
“地利人和”單字解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女~?!珎??!悺?2.每人;一般人:~手一冊。~所共知。 3.指成年人:長大成~。 4.指某種人:工~。軍~。主~。介紹~。...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刃。~爪。 2.順利;便利:不~。成敗~鈍。 3.利益(跟“害、弊”相對):~弊。有~。興~除害。 4.利潤或利息:暴~。薄~多銷。本~兩清。...
和:[hé] 1.平和;和緩:溫~。柔~。~顏悅色。 2.和諧;和睦:~衷共濟。弟兄不~。 3.結束戰(zhàn)爭或爭執(zhí):講~。媾~。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賽球...
地:[dì] 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恼f。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質?!珰?。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 4.地球表面的土壤:...